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 正文

推动融合教育 星光学校让爱洒满所有童年

时间:2023-05-09 15:37:07     来源:两江新区官网

课堂上,一个孩子在椅子上跳,另一个在地上爬,还有一个在座位上叫……这样的场景,曾让两江新区星光学校的教师张颖陷入苦恼。然而,五年时间过去,曾经调皮好动的男孩能安坐了,胆怯的女孩脸上泛起了自信的笑容,“失控”的课堂也变得井井有条。是什么让一切发生变化?“是星光的爱与包容。”张颖回答说。


(相关资料图)

自2008年建校起,星光学校坚持“让星光洒满所有童年”的办学理念,持续探索推动融合教育,通过搭建家校社平台、创办主题班会课、开设资源教室、爱心考室等多种形式,全力守护每一位特需儿童的身心成长。

班里“特别”的孩子

这学期伊始,星光学校礼嘉校区六年级学生小东收到了班主任张颖送他的一套书。

在书的扉页,写着这样一段话:“欣喜于你的成长,庆幸我在这个年岁遇见你,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共同成长吧。”这是张颖写给小东的话。

“以前做操时满地打滚、上课踢翻桌子的是他,吃饭用勺子敲同学脑袋、撕毁老师教具的也是他。”张颖还记得,一年级刚入学,她就留意到了小东的“与众不同”,而后得知小东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自闭症的一种)。

令张颖没想到的是,像小东一样“特别”的孩子班里有好几个,重度感统失调的明明、智力发育迟缓的小琦、患有多动症的乐乐……“班里最多的时候有4个家长陪读,最长的陪读了2年。”如何帮助特需儿童成长,同时兼顾好班级?这让在星光学校执教10年的张颖陷入焦虑。

对特需儿童进行个体辅导。

在学校心理办和家校联系中心的帮助下,张颖很快找到了方法。一月一次小型家长会,点对点与特需儿童家长沟通;适当降低对特需儿童的学业等要求,多一份鼓励和包容;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挥特长,建立信心……在老师、学校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班里的孩子发生了变化——小东不再攻击同学老师,明明不再随时趴在地上当“蜘蛛侠”,小琦成了班里的劳动委员,乐乐上课能安坐了。

“他们好像没有那么‘特别’了。”带着班级进入六年级的张颖发现,曾经让她头痛不已的特需儿童,都渐渐融入了班集体,变得越来越“普通”,而这也是张颖的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地、有自我认可地毕业”。

无处不在的爱与包容

在星光学校,随处可见融合教育的影子。

学校整合老师、学生家长、校外心理健康专家和医学专家几支队伍,构建了儿童心理健康三级支持体系,并联合专业心理团队开发儿童成长班会课程,建立融合资源中心,为特需儿童提供指导和特殊训练。

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

以张颖所带的班级为例,在一至三年级,主题班会课都会侧重特需儿童来展开。一年级主题为“控制情绪”,二年级在游戏中学会“交朋友”,三年级则以“从一无是处到不可或缺”为主题,帮助特需儿童发现自己在集体中的独特价值。

为了照顾一些在教室环境中考试容易紧张,答题速度较慢的特需儿童,星光学校还开设“爱心考室”,允许部分孩子在家长陪同下单独参考。

给特需儿童多一份耐心和包容,这成了星光老师们的共识。而在班主任老师吴琼看来,老师对待特需儿童的态度,无形中也影响着班里其他孩子。

在吴琼班上,有一个个头小小的姑娘莉莉,她不爱说话,身体的小宇宙随时爆发,经常上课乱跑、攻击他人。“我给她安排了靠后门的位置,允许她上课偶尔可以‘溜’出去,到花园捉虫子、看树叶。”吴琼说,对莉莉适当放宽要求,时常关心她,给她安排力所能及的班务劳动,渐渐地,莉莉从对谁都充满敌意变得会对人笑了,还能参加运动会,完成集体接力赛。

一次研学春游,莉莉因个子太小,下不了石阶,就在莉莉无助时,班里的调皮男生浩浩主动走上前提供帮助。“对班里其他孩子而言,莉莉没有什么不同,就是需要帮助的同学。”浩浩的举动让吴琼觉得,自己平日对莉莉的关爱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这教会班里每一个孩子关心帮助他人,不区别对待集体的任何一员。

专业指导为教育赋能

星光学校并不是一所从事特殊教育的学校,如何开展融合教育?学校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自08年建校以来,引入第三方专业心理专家团队,对学校融合教育进行指导。

“老师有爱是基础,但更需要的是面对特需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据星光学校专职心理老师汤禹嘉介绍,学校心理办联合心理专家团队,定期为全校老师开设系统的培训课程,提供专业支持。

教师沙龙关爱教师心理健康。

比如,在一年级进入到各班进行观察,从课堂表现、人际交往等方面帮助班主任识别特需儿童;针对特需儿童制定一对一指导方案,帮助老师学会应对特需儿童出现的各种情况;开设教师沙龙,通过扎染、芳香疗愈等活动给老师减压。

除了为老师赋能,学校同样也为特需儿童家长加力。“我们开设家长沙龙,为家长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汤禹嘉说,通过学校的持续努力,一些曾经不愿面对孩子有些不同的家长,变得积极主动,甚至站出来分享经验。

特需学生家长沙龙。

“我为孩子能在星光读书感到无比幸运。”小雨妈妈说,女儿患有典型自闭症,曾经她因“自闭症终身无法治愈”的说法而崩溃绝望,然而,在星光学校,女儿交到了好朋友,被老师和同学接纳。虽然小雨在学业、社交等方面和其他孩子存在差距,但她已能够积极面对、主动干预,“相信孩子未来成长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声音

家校社合力护航孩子成长

蒋华是星光学校特聘心理专家,也是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自2008年以来,蒋华便带领团队配合学校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校融合教育提供专业辅助。

“面对特需儿童,学校老师需要学习,更需要家长配合以及社会的重视。”蒋华说,在推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回避现实是一大阻力,“只有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孩子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这需要家校社三方的合力。”

星光学校心理健康月活动。

“仅凭学校的力量,其实还是薄弱。”汤禹嘉坦言,融合教育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十分不易,需要更多的社区、医院、特教资源等社会力量加入,支持帮助特需儿童融入普校融合,而每帮助一个特需儿童,就是在帮助一个家庭。

融合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但星光学校的老师们一直努力坚持着,他们的目标是帮助特需儿童融入校园和社会,让每一滴水都能融入大海。

*文中部分师生姓名系化名

标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