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久旱的南方大地终于等来了春天的第一场雨。大雨来临之前,大寮村葛根种植试验田里的1200株葛根种苗终于扦插完成,驻普宁市麒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兼麒麟镇党委副书记刘德章这才抹去心头的愁绪,露出欣慰的笑容。
今年2月,刘德章带领驻镇工作队来到大寨村党群服务中心,研讨规划大寮村2023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走出村委会门口,他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只见党群服务中心对面,田地荒废许久,杂草丛生,旁边的沟渠挤满塑料袋、塑料瓶等白色垃圾,与宽敞平坦的水泥道路和美丽的村容村貌格格不入。刘德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到麒麟镇政府大院,正好遇到驻镇帮镇农村特派员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团队来镇汇报新一年工作开展计划,刘德章把此事对农村特派员团队一说,询问有无利用撂荒地的方法。
恰好,农村特派员团队本就计划建设一块试验田,并以此为纽带,深入一线推广优良品种,面对面传授农户科学耕种、田间管理、施肥技术等内容。于是,农村特派员团队带上土壤养分检测仪,与驻镇工作队、大寮村村委干部来到田间现场。
【资料图】
原来,这块田地之前是承包给种植大户种植甘薯,已荒废数年。通过测量土壤肥力,查看土壤土质状况,农村特派员团队提出把此块撂荒地作为葛根种植试验田,往后再适时轮作甘薯的建议,并采用“特派员+村委会+工作队”的合作模式,由特派员提供种苗、技术支持,村委会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工作队提供化肥和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葛根试验田,以点带面推广葛根种植。计划选用的优质葛根种苗——粤葛1号,是广州崧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科学院湛江分院、华南农业大学葛根研究院共同研发的新品种,具有抗病性强、单株产量高,适合农村劳动力缺少的地区种植等优点。
商议确定后,科技特派员开始进行地块测量,开展规划设计。大寮村村委安排村民进场除杂草,农村特派员团队特别交代,葛根作为根块茎状,土壤质量决定葛根的长势和质量,除草期间不能使用除草剂,必须深翻深松,挖断杂草根茎,并确保土壤曝晒充分。驻镇工作队联合科技特派员现场指导翻土工作、测量起垄尺寸、进行土壤pH值测量。
为了减轻村里支出,在刘德章的带领下,驻镇工作队与农村特派员团队志愿下田农忙,参加试验田翻地起垄工作。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大家挥舞手中的锄头,忙得汗流浃背,许多人回家后才发现手上起了大大的水泡。
科技特派员团队送肥下乡,江贵波教授带领大家堆捂营养土,在畦面下将土壤上撒上有机肥,并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复合肥,充分翻作使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然后装入黑袋,再上层赋予原土,按每隔40cm放置一袋的距离在垄上土顶放置固定。种苗送达后,江贵波教授又指导大家察看种苗保湿情况,进行种苗插种,在黑胶袋上开直径10cm的两个定植口,然后把带有葛根芽节垂直扦插营养土上方,稍微压土紧实,随后给每个种苗浇定根水。至此,葛根种苗第一阶段栽种完成。
“蝶变”不仅发生在大寮村,也发生在麒麟镇的其他村庄。径水村有一片300多亩的撂荒地,驻镇工作队统筹多方资源,按照“一地一策”原则,引进专业公司,进行机械化生产管理,去年该片撂荒地成功流转给农业专业合作社,先期种植玉米,已于去年年底进行了第一次收割,在今年二月初又进行了第二次的种植;农村特派员通过提供肥力监测、病虫害防治和无人机植保等技术指导为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各村村民也纷纷反映自家田地种植甘薯、黄瓜、蔬菜遇到的问题,得到了农村特派员团队的解答和帮助。
东莞驻麒麟镇大寮村第一书记麦声凯表示,农村特派员作为驻镇帮扶“排头兵”,只有扎根乡村里,立于田地间,才能倾听农民心声,知晓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把更多适合本地农户农田的优良品种,优种优育技术和先进的管理体验带给农民,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如今,一片片撂荒地变成“聚宝盆”,葛根试验田和玉米地里绿意盎然,丰收可期。
(文章来源:南方Plus)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